危害法桐小苗的生物主要有昆蟲、靖類、軟體動物及鼠類等,其中以昆蟲為主。按害蟲對苗木的危害部位可分為根部害蟲(地下害蟲)、莖部害蟲(蛀干害蟲)、葉部害蟲(食葉害蟲)、刺吸害蟲及花果害蟲等。
地下害蟲取食法桐苗木的根系、萌芽的種子或幼苗,造成根系與土壤分離,苗木失水萎蔫直至死亡。由于地下害蟲生活在地下,活動隱蔽不易被發現,給防治造成了一定困難。危害法桐苗木的地下害蟲主要有:
(2)非洲縷姑:為重要地下害蟲之一,每年發生1代。成蟲和若蟲均能越冬。該蟲主要咬嚙花木根部,并將土壤拱成縱橫交錯的隧道,在苗期及扦插床、播種床上危害嚴重。
防治方法:用50%辛硫磷乳油800-100(〕倍液澆灌苗木根際,或用48%銳勁特乳油1001)倍液澆灌表土,或用98%敵百蟲與餅肥以1:10的比例拌勻制成毒餌誘殺成蟲和若蟲。
(3)蝸牛:俗稱蜒抽螺。體外有螺殼保護,每年發生1代。雜食性,常取食幼苗的嫩莖、皮層和嫩葉,影響花木的外觀和生長。根據法桐小苗病蟲防治原則與途徑, 防治方法:每畝撤施啥達顆粒劑0.45千克.如幼螺較多的地塊可再施1次。
(1)擠蠟:即金龜子幼蟲。一般每年發生1代。越冬擠峭于3-4月開始取食活動,5-6月出現成蟲。卵散產,產卵深度5-15厘米,產卵點多為肥沃、疏松的樹根周圍、發醉的堆肥中。7-8月新孵化的擠蜻加重危害苗木。
防治方法:在苗木根際土壤肥沃處,挖土去除擠蜻;用50%辛硫磷乳油800-1000倍液澆灌苗木根際,或用50%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拌土撤施,或用48%銳勁特乳油100()倍液澆灌土壤。